到底谁在掌控各家水务企业的核心命门?这个问题看似简单,但问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了。
有人说,掌控水务企业核心命门的不就是企业一把手么?老总他把握企业的总体方向,负最终责任。
但有人说了,即便老总不在,水照出水费照收,多数企业还是正常运行吧?好多国企换个老总,企业不照样运行么?
还有人说,水务企业的核心命门是这个特许经营权吧?掌控在政府手里,哪天要从这企业收回,企业马上就没得搞了。
那有人就说了,多数水务企业都是当地国资背景,政府要不给他干,这些员工下岗政府怎么处理,所以“特许经营权”这个尚方宝剑其实是虚的……
也人说,水务企业有啥核心命门?水处理环节,水处理厂是设计单位设计的,设备是厂家调试的,工艺参数都给定好了,技术活、苦力活、脏活现在都外包给第三方,设备出了问题,也都是专业第三方或厂家来维护维修。
水司自己的运行人员只会按开关开停泵,自己的科室部门只会打电话求援;营销服务环节,抄表收费、窗口热线但凡辛苦的工作,许多水司也都大量启用第三方,自己的人大都在办公室空调环境了;管网领域,好多水司的抢维修现场,自己的管网部门人员就只是叉手党,围观外包方的包工头指挥着白发农民工刨挖……
还是有不少水司领导在外包大潮面前,警醒过这个问题:别把公司整个都给外包出去了,那自己公司到底还剩啥?
所以拼了老命要力保城池不失,有的水司,抄表的内外复一定要掌握在自己员工手里,要对外包方形成监管;有的水司,阀门队一定要是自己员工,止水才能及时准确;有的水司,自己象征性地保有抢修队和重型机具,每年自己还要动几次土,保证有急事时还能拉的出来;有的水厂,一直保留着机修班组,也是为自己保有最后的设备保障能力……
那一家水务企业的核心命门到底是什么,掌握在谁手里呢?
要搞清这个问题,我们还是要回到本源,来看看水务企业是如何创造价值的。
01 生产环节
在自来水企业制水环节,最核心的就是净水生产线。
原水稳定的情况下,只要设备运行状况保持正常,出厂水质一般也不会有问题。
02 水处理环节
水处理环节,最核心的使命就是保持设备状况良好。这个环节,能让设备状况保持良好的人就是掌握核心命门的人。
具体岗位各企业设置大同小异,设备管理人员或者叫设备管理工程师,再细分专业:机械、电气、仪表、自控(PLC)。只要自己的设备管理团队对设备问题故障能做出专业分析判断,具体干活是驻场的第三方维修团队还是设备厂商,其实问题都不大。
最可怕的是,企业缺乏自己专业的设备管理团队,或者设备管理人员专业能力不足,对自家设备基本情况两眼一抹黑,甚至设备处在什么状态一无所知。这种情况下,只有高度依赖外包方以及设备厂商,人家做没做检查、维护,维修时换没换部件,你无从判断,只能照要求买单。
水处理环节之
设备管理团队
设备管理领域没人,还有能力不足,怎么解决?新产线建设阶段就要招聘到位。
从哪来?能从设备厂家或者维修第三方挖来有经验的成熟技术人员最好。
如果没有成熟的,那就找专业稍对口的大中专毕业生。能力的培养提高,必须要实战才好锻炼。最好从设备安装调试阶段就参与进去,跟着摸爬滚打,到产线通水,初步就锻炼出来了,今后再跟着厂商或者第三方经历几次完整的大动作,基本就具备能力了。
设备管理团队之外,具体动手的设备维修团队要不要有?现状是各企业还保有机修能力的是越来越少了。即便有,好多也都是大龄老师傅,体能跟不上了。能保持基本的设备点检队伍就算不错。
未来除了大型的水务企业集团,内部有条件保持自己的设备维修团队外,一般水务企业基本转向靠专业第三方了。所以,专业设备管理团队更凸显重要。
除了设备管理人员,水处理环节很重要的就是工艺人员,这个大家已有共识,无需赘述。
03 管网环节
自来水在出水泵房后,就进入管网系统。自来水企业的输水环节,主要在地下完成,一般人没感觉,但实际上涉及到了企业最大价值的资产,管网系统。
管网系统一直是容易被忽视的一个领域,也就是管网埋下去以后,基本不管了。
目前管网管理领域,目前水务企业都能做到的是被动管理,也就是管网抢维修。
一旦爆管,赶紧维修,保证按承诺时间恢复通水就好了。多数企业能做到主动管理,通过管网巡视预防管网被破坏;通过物理听漏等技术手段进行漏损控制,做得更好的再进行DMA分区计量管理等。
但是,有一个基础领域很容易被忽视。也就是管网信息资料管理。
管网工程竣工之后,管线资料,早期的硫酸纸蓝图也好,后来的CAD图纸也好,PDF文档也好,整理归档后,很容易被人锁进抽屉资料柜,只有出了问题找不到位置了,才会有人来翻阅。
为什么有些水司的阀门队被领导重视?因为这些老“法(阀)师”能在需要的时候最快地找到管线走向和阀门位置,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关闭必要的阀门进行止水,使抢维修工作可以尽快进行,企业服务承诺时限才有可能落实。
但是,我们反思一下,高度依赖这些老“法师”,是否说明我们管网信息资料的管理存在某些欠缺?
04 输配与维护环节
在输配与维护环节,核心命门其实是管网信息资料的管理与维护,过去是纸质图纸的管理,现在则是电子化的。
许多企业为此专门做了GIS系统,花大力气将原有纸质图纸信息电子化后导入,同时请专业测绘团队重新进行管网测绘标定等等,目标都是一个,让管网(及其附属物)这个企业最重要资产,处于不断更新、准确清晰的可管理状态,也就是,需要时随时可以找到,随时可以控制。虽然在地下,不再是盲区。
那这个环节,掌控核心命门的是管网管理人员,即管网工程师以及他的重要助手,管网资料员队伍。工程师依据企业管网情况做计划提要求,管网资料管理团队(不论自己做还是依靠第三方)进行管网信息的不断维护更新。再把这些信息资料通过手持终端等技术装备,配置到相关岗位工作人员手上,真正实现管网信息的价值最大化。
05 客户服务环节
客户服务环节,一般水司都按营销(抄表收费)和客户服务(热线和窗口)分。
客户服务环节之
营销(抄表收费)
营销是围绕计量用的水表这一核心展开的。先抄表再收费,有抄到数才有的开账。后续才有费好收,有账可销。
所以,核心命门就是表务管理。一只表,从厂家买来入库,到挂表开户,到定期强检,到期满换下报废,他全生命周期的所有信息,包括自身基础参数、期间周期的读数,以及它主人的相关地址、联系方式这些,就是水务企业赖以与客户完成交易的基础资料。有多少表,都装在哪了,看着是个简单问题,在许多企业永远是一本糊涂账。
客户服务环节之
客户服务(热线和窗口)
客户服务表面上围绕的是客户信息进行的,但客户信息的底层,也基于表务信息。
所以整个客户服务环节,最核心的信息是表务信息以及延伸而来的客户信息,其实容易被忽视的就是表务管理人员。一个能把表务基础信息管理的井井有序的水司,表册准确,后续的抄表催费以及相应营收自然有牢靠的基础。
所以,对于水务企业而言,处在这些位置上的人,真正掌握着企业的核心命门。在社会化分工带来的专业第三方服务越来越普遍的今天,一家水务企业,无论如何,这些个岗位也应该掌握在自己手中。
这些岗位上的人,就是企业最重要的那些人,务必善待他们吧!
作者简介
王 伟
显君公司总经理、合伙人、高级顾问,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。
王先生具有二十余年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咨询经验,深刻理解本土企业的特点,专长于企业发展战略与企业文化规划、组织发展与队伍建设、薪酬激励与绩效管理、人才甄选评估与发展辅导等。其领导的显君咨询定位为精品型公用事务管理咨询提供商,成功进入多家大型公用事业供应商名单。
王先生主持并直接参与过的管理咨询项目客户包括:上海城投水务集团、中裕燃气控股集团、河北建投水务集团、黄山城投集团、杭州地铁集团、济南港华燃气公司、山东济华燃气公司等大中型公用事业企业集团,以及苏州清源、吴江、芜湖、黄山、南汇、奉贤、沧州、廊坊、内江、南充等市县级水司,积累了国内数十个公用事业行业管理咨询项目经验,尤其在水务行业,具备丰富的项目实战经验。